第(2/3)页 李世民认真听完李祐的心声,内心别提有多高兴了! 哈哈,朕终于是做正确一件事情了,等等,为何朕要说终于? 哎,被李祐这小子贬低久了,都搞得朕有些不自信了! 对于李祐的分析,李世民很想摆手叫好,但作为帝王的自我素养,让他克制住了冲动。 其实李世民想要先打高句丽的原因根本没有李祐分析的那么多,完全是因为隋文帝、隋炀帝父子四征征高句丽都失败了,自己只要一次灭掉高句丽,那么将会给自己带来无限声望! 隋朝两皇帝在高句丽丢的面子,就由朕给讨要回来! 而李祐的心声无疑让李世民的思路更加清晰,内心也更加坚定! 这个时候,长孙无忌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李靖等一众文武大臣还在三三两两的讨论、争执,李世民大手一挥,朗声道:“好了!你们都不要再争论了,朕决心已定!” “吐蕃那边以安抚、警戒、防御为主,令左武卫大军、右武卫大军开始集结,择日兵发辽东!” 李世民气势全开,帝王气息笼罩整个大厅! 除了李祐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外,其他大臣皆是躬身低头。 “谨遵陛下旨意” 李世民看着群臣拜服的样子,很是满意,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要灭掉高句丽,为大唐开疆扩土,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心里更加得意了! …. 就在这个时候。 李祐却是幽幽叹息一口气。 【李二的选择是没错,但很可惜啊!这次征伐高句丽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如隋炀帝一般!】 【希望的种子却长出失败的果实!】 【而且这还很可能是李二一辈子的遗憾!】 嗯!!?? 我擦! 你小子能不能一次性把话说完! 居然结果是失败的!你怎么不早说,早说的话,我就不会这么快做决定了! 李世民整个人都傻了,搞什么鬼啊! 说选择打高句丽是正确的选择,接过现在又说征讨高句丽会失败!失败的征伐是正确的选择?你玩我呢! 要不是有这么多大臣看着,李世民觉得自己一定爆锤李祐一顿! 哎~ 刚刚朕就怀疑为啥李祐这小子这么认可自己选择征伐高句丽的决定,感情在这里等着自己啊! 不过高句丽区区一小国,如今大唐兵锋正盛,良将辈出,怎么可能输? 李世民的好奇心达到顶峰,悄悄看向李祐。 而李祐也并没有然他失望。 【失败原因之一:粮草的供应缺乏,这其实不用 讲太多,唐朝距离高句丽较远,因此唐朝对于高句丽的战争属于远距离作战,进行远距离作战的前提是要保证粮草的供给充足,正所谓“辽东道远,粮运艰阻”,而这也是隋炀帝失败的原因。】 【失败原因之二:高句丽地区天气较为恶劣,高句丽的位置在华夏的东北部地区,由于纬度较高,高句丽的气候是十分寒冷的,冬季相对其他地区来说也开始的较早,书上记载高句丽地区“季秋草枯,辽塞寒烈”,高句丽的军队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,已经能够适应这种天气状况,但是唐朝的军队士兵大都是中原人,他们很难适应如此恶劣的天气,承受不住如此寒冷的状况,因此其军队的作战实力大大降低。】 【失败原因之三:高句丽地势易守难攻,高句丽的地理位置从军事战略角度来说,十分具有优势,书上记载,高句丽地区“多大山深谷,无原泽”,因此高句丽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区,高句丽人民依山谷而居,周边多为山脉,因此高句丽城内的许多建筑也都是建在山上,很少有平原地区,高句丽在进行城池的建设时,也是按照地势而建,这样的建设既能够方便驻扎大量的军队士兵,并且十分坚固,不易被攻破。】 【失败原因之四:李二这次御驾亲征,指挥权都在李二手里,其他主将只能按照李二的命令行事,虽然李二的军事才能强大,但在辽东的战斗不同于平原大规模军队交战,局部战斗比较多,需要各部队主将临时决断,指挥权太过于统一不利于战局!】 【对了,还有一件事情,那就是在和高句丽战斗过程当中,降将高延寿、高惠曾提出直接攻打高句丽王都平壤,这本是正确的计谋,但却被李二给否定了,认为此计过于冒险,高句丽军队不堪一击,可以一路平推到平壤,接过正是因为李二的请敌,导致了这一次远征高句丽的败仗!】 …. 嘶~ 越听,李世民心里越犯嘀咕! 李祐分析得太到位了! 这次攻打高句丽,李世民正是打算御驾亲征! 第(2/3)页